2016-09-13
探討|當我們談論“新中式”的時候,到底在談論什么?
2016年,歐普照明與搜狐焦點家居共同打造“新中式研究院“,一同探討新中式傳統與現代,生活與設計的“平衡之道”。8月25日,歐普照明和搜狐焦點家居來到成都,由FRS弗睿思空間戰略設計公司董事,ZENS哲品亞洲公司始創合伙人/藝術總監趙學強,召集設計友人、媒體朋友在寧靜雅致的一畝三分地藝術空間,開展了一場有關“新中式”別開新面的探討。
李柏峣:《新亞洲風尚》
觀點——用現代美學創造文化的歸屬感,用自然傳達自然
李柏峣:歐普照明是一家設計、研發一體的本土品牌公司,在2016年我們新推出了以“東方風韻 品味之享”為主題的“新亞洲風尚”系列主打產品,此次與搜狐焦點家居展開合作,期待在”新中式研究院“這個平臺,能與各位設計師深度的探討新中式的發展趨勢,一起探尋東方文化。
我是一個燈具設計師,歐普照明也是花費了一年多時間探索研究歐普新亞洲風尚新品系列,比如,何為新中式?如何提升產品的新穎?如何體現燈具和光的質量和品味,這是我們持續探討的話題。我們通過將建筑、自然、人文等東方元素巧妙運用到設計中,去繁求簡,用新的LED模塊代替傳統光源,摒棄傳統燈具繁復的鏤雕和沉重色調,現代美學去表現 中式古典的形式美, 以現代的設計手法表現,運用提煉、概括、重構等手法進行創新將東方文化現代演繹,打造出更加輕松、舒適和隨心的氛圍。
以“人文”為設計理念的燈品“梅香鶴影”,取材于林逋“梅妻鶴子”的佳話,通過內涵和故事性來實現產品的東方韻味,打造妙趣橫生的家居環境。以“自然”為設計理念的燈品“蜻蜓”,取自蜻蜓款飛的形態,交錯疊加的結構,讓燈體更加輕盈動感,以均勻灑落、唯美柔和的光線營造輕松隨和又不失品質的氛圍。以“建筑”為設計理念的產品“云圖”,提取中國古建筑中翹角屋檐的造型,經過提煉簡化設計而成,使用現代化的發光技術和加工方式,帶來自在怡然、舒適隨心的居家氛圍,提升整個空間的品味。
作為一種推陳出新,“新亞洲風尚”也并不局限于產品的形態和神態,同時也注重運用智能化增強產品現代化的功能性。同時更加注重用光的藝術視角,捕捉視覺、哲學、意向之美。
李天蜀:《留白》
觀點:新中式從小眾人群開始,從留白開始,從真實開始……
關于新中式的話題,我想到三個方面:第一是空白,第二是物質,第三是留白。我們現在談論的新中式來源,如果有的話,第一,源于文革,把以前的東西抹干凈了。這個邏輯有點詭異,但是它還有道理,因為帶來了一個東西,就是空白。第二是物質,有了空白之后,大家就得填充。80年代中國人是集體的叫文化缺氧,完了之后改革開放開始,出現了像搖滾樂崔健等人,無物質卻產生精神的一代文人,我對那個年代的總結是這樣的,物質還沒有準備好,精神層面就跑到前面去了。物質可以讓我們的知識變得更穩定,在沒有吃飽飯的時候,不會太多人去關注文化,也不會有去討論我們今天的話題,所以物質反制了精神,讓新中式變得更簡潔。第三,留白:留白空間,讓文化滋生空間,物質不留白,人就進不來;留白生活,讓生活多種多樣,不用局限自己的生活狀態;留白文化,用人文價值驅動設計價值。
王琰:《東方設計中的酒性、茶性與人性》
觀點:東方空間設計中的酒性、茶性與人性,他們交集的部分就是我們所說的空間的荷爾蒙和激素,是氣場的凝聚,也是空間獨特性的肢體語言。
茶酒人三者的關系,是我們生活方式中探索一些賦有情趣和智慧的形式,為我們的人生帶來了啟發、寧靜、格調、歡喜、悲傷,所以酒性、茶性、人性,也更是成為我們分辨生活中一言一行,表象與本質的線索和系統,是探討生活中感性、理性與平衡性、協調性的理論依據和形式焦點……
王峰:《自然?東方》
觀點:最傳統的,原始的材質在空間當中去穿插,符合當代審美的關系,展現新的時間延續就是新中式
從我出道開始,到目前為止,差不多將近20年,這個時間跨度剛好讓我對中式的理解經歷了兩個階段的時期,第一階段是,傳統懷舊的時期,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到后期,為項目去古鎮采風,幾乎涵蓋了整個四川古鎮,但現在想起來自己20年的經歷也只是接觸了淺表的東西。第二個階段是行業里面在相同方向的區域內,已經有很多做得很棒的老師的東西,他們有一些自己獨到的東西。中國也好,東方也好,都提倡自然,包括當代建筑,從早期,其實很多融合了東方元素,慢慢的有了新中式。
趙學強:《東方基因》
觀點:傳統與現代 應該是蛹與蝶的關系,它們雖然具有同樣的DNA,卻形態各異,蛹一旦破繭化蝶,那么它新的生命體狀態將是不可方物的。
賴特曾在無數場合反復強調:印度、波斯、中國和日本的文明都是基于同樣的文化起源,主要是佛教的信念。
我嘗試著把東方的基因歸納為,中國的儒家、道家和印度的佛教,這是我一個人的聲音。我理解的東方文明的基因歸根結底概括起來就是畫了個圖形到表達,它們相互影響,同樣又是相互獨立的關系,最近我在聽曾仁強講易經,他覺得道家和儒家的根源都來自于易經,老子和孔子不同的分工,用兩個理念來闡述易經的理念。從某種意義上來講,易經的核心思想對中華文化的影響是根基,是儒和道的基礎。
東方基因無外乎是天人合一、小中見大、舍形取神、空靈、含蓄、雋雅、雄渾、靜中寓動、大巧若拙、逸格……除了基因之外,我們還有無數的美學思想,比如美丑,大小,天巧,妙悟等,都是我們設計的寶藏。嘗試去歸納一下我理解的新東方,傳統與現代,應該是蛹與蝶的關系,它們雖然具有同樣的DNA,卻形態各異,蛹一旦破繭化蝶,那么它新的生命體狀態將是不可方物的。